近期,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开展了多方位的交通改造,采用了禁行区、车辆流线调整等交通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校园文化设计,打造历史文化之旅特色景观步道,建设无车校园。无车校园实施后,在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也有不少师生对无车校园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带着这些这些问题采访了主持同济无车校园设计的杜豫川教授。
杜豫川,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教授,博导,剑桥大学/香港大学访问学者,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副主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杜豫川教授长期致力于城市交通信息化管控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在交通系统多源信息获取、复杂环境客流分析和城市道路网络诱导技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并且获得了一系列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奖项。
无车校园
小编:杜老师您好,最近无车校园的话题引起了校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我们注意到无车校园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而同济又是第一个把这一概念付诸实际的,请问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无车校园呢?
杜豫川:早在2014年学校就已经出现了停车困难的问题。学校发放了5000张左右的停车票但是却只有1300个停车位,所以就准备针对停车问题进行改造。正好要新建体育馆,可以利用地下停车场增加960个车位,希望以此满足停车需求。在此之前往往把停车位设在空地上,新建停车场后就可以不再占用这些空地。
在归还空地的同时希望能够同步消除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段是在北大道和樱花大道,出校医院的南门附近,这里学生上下课时段内人流最为密集,跟车流的冲突也最为突出。由此想到在中心区取消车位,更改车辆流线,在学校中心区不通车,进而打造无车核心区。随着校领导对学校交通状况的越发重视,便开始着手无车校园的设计建设工作。
爱校路交通现状
小编:众所周知,设计要从需求出发,您认为无车校园应当关注哪些问题,具体又要采取哪些措施呢?
杜豫川:我们主要关注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点,停车位的供需关系是否能达到平衡。根据我们的校区车辆进出数据监测,四平路校区机动车静态停放的最大量为1500辆左右,而目前四平路校区可提供的地下和地面车位总数为1800个左右,是能保障总体停车供需平衡的。现在计划取消200个地面停车位,而体育馆停车场仍经常空余着500多个车位,由此可以认为能够解决供需问题,只不过可能一些教师的步行距离会变长。
校园停车资源分布图
第二点,确定合理交通管理方案并进行相应配套设施建设。本次交通设计真正做的是一个车行的环形通道,通过新的国康路校门,将校园交通系统体系化,尽管核心区无车,但是可以用剩下的车位围绕环道将周边串联起来,保证校区停车和交通运行。另外由于在西北二楼仍然存在学生和机动车的冲突点,所以需要通过设置红绿灯来进行交通管理。在校区内设置信号灯看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是在这里为了保障安全却又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也将赤峰路50号校门改为了仅供行人通行的校门,进一步强化人行的通行安全。另外,这次设计中还在篮球馆边和综合楼地库设置了伸缩地桩,高峰时期地桩收缩形成环道通车车,而平峰时则升起将环道隔断,建议剩余路程通过步行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只能在进入点的附近停车,当然更鼓励大家进入赤峰路18号的体育馆停车场进行停放。
无车校园交通管理方案
第三点,我们希望建立起一个校园文化走廊。这条1.6km的“走廊”不仅仅围绕了无车区域,更是串起了同济的十个历史建筑。今后师生走在这条路上将会感受到同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样一条线路,给学生课余休闲、小区内锻炼带来更多选择;他们带朋友来校时可以沿着观景步道参观,更好地领略同济风光;现在正值校庆,这条步道也能让返校的校友重温美好的校园生活。
内环景观绿道
小编:有同学表示目前非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的断面形式不符合一般的行走习惯,还可能对行人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您对这一设计有何想法?
杜豫川:这一问题也正是我们整个无车校园的设计中争议最大的部分。如今有很多人来问,行人究竟应该走哪里,中间还是两边。我的答案是,都没问题。
事实上,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在无车区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据景观步道的规划,设定一个参观起点,在道路上标出距起点或者距下一景点的里程,无需划分车道功能。因为在无车区内不需要交通管理,更多的是校园文化设计,无车区周边才是交通管理的重点。但是由于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完成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相互协商,所以最后实施的方案可能与我们预想的也不一致。通过大家的反馈,我们也会认真思考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调整,优化设计。起初我们考虑过征求大家的意见,不过由于需要在校庆之前建设完成,时间有限,所以没能实现。
景观里程标识
小编:感谢杜老师对大家的疑问进行了耐心的回答。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结合校园的景观做出特色化的设计呢?或者是一些针对特殊情况而给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呢?
杜豫川:这些点也在我们的规划范围之内,比如步道设计方案最早希望做彩色沥青,而且最好能够与学校氛围相融合,但是最终考虑到整体环境的协调性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此外我们在相关路段设置了液压驱动的自动路桩系统,以此来对交通进行管理,但是针对特殊车辆通行,比如消防车、救护车等,可在车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临近时路桩系统自动升降;其他校外特殊车辆,包括食堂配送车辆等,则可通过系统平台或保安持遥控器操控,与路桩可协同联动。
自动路桩系统
小编:可以看出设计者们对细节问题考虑得是面面俱到,我们也很期待今后四平路校区的无车校园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惊喜。请问设计者们有没有设想过将透水路面等新技术运用到校园建设中呢?
杜豫川:这一问题我们也进行过前期考察,但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最终没有采用。主要问题在于施工面积偏小,虽然针对这些问题道路方面的老师进行了一些技术准备,但是小的工程量下采用新材料技术不一定能保证质量,我们担心呈现出的施工效果不好,代价很高却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且由于大规模的施工机械难以运用,路面压实等性能也不能得到保障。
小编:看来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商讨,那么如果在四平路校区的试验效果较好的话,是否考虑在嘉定校区也进行相应的无车校园的规划?
杜豫川:嘉定校区暂时不会进行改造,因为无车校园建设的工程量和相关投入都比较大,所以还是要考虑四平路校区的效果,如果后期效果好,或许会在嘉定推行。
小编:谢谢老师耐心解答,最后想问您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请问您参与到这一项目中,看着它一步步从想法变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您有哪些感受,又是怎样看待受到的争议和质疑呢?
杜豫川:这个项目是校领导希望改善校园交通状况而提议的,而我们始终也抱着这样的初衷去做。但我也知道,在家门口做工程反而容易引发争议,我们做的工作也可能导致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于是我们尽可能的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来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同时尽量避免新的问题产生。关于无车校园的想法其实从修地下停车库开始就有了,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变成现实实属不易,我当然希望无车校园能符合我们设计的初衷。
在我职业生涯中参与过很多重要的工程,从高架诱导系统、虹桥枢纽的诱导方案规划到世博会交通组织方案、迪士尼诱导方案,都是受到密切关注的。可是我现在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减轻,首先我深知这项工作将与广大师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小的纰漏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我也受到了来自业界专家以及学生们的质疑,主要的焦点集中于车道划分等问题。其实无论怎么说,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消除交通隐患,指导思想则是保证教职工早晚来校和离校的道路通畅,避免与学生流发生不必要的交通冲突,此外,还要进一步减少校内不必要的车流,最终逐步实现“无车校园”的构想。
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西北校区停车位不足,虽已有初步方案但尚未实施。总的来说,现在处于初步阶段,很多措施和想法也还在试行时期,我们会认真听取校内外广大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直到给大家一份满意的答卷。
采访心得
非常荣幸本次能够就无车校园话题采访到杜豫川教授,聆听他从无车校园设计者的角度解读设计理念。而且通过这次愉快的交谈,我们还了解到了许多无车校园建设的幕后故事,也有幸听到了设计者面临一系列挑战时的心声,这让我深受触动:
首先是无车校园这样一个看似不太大的工程,背后却需要设计者、建设者们周密的考虑和精细的安排,还需要协调各方的需求、克服种种意想之外的困难;
而杜教授作为交通领域的权威专家,曾承接过诸如虹桥枢纽的诱导方案规划、世博会交通组织方案等等重大工程,如今却因为家门口这点“小事”而倍感压力,这其中的付出绝不仅仅是完成一个任务这么简单。也许正是因为无车校园这项工程关系到每一位师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才会如履薄冰,力求尽善尽美;
另外,同学们将来也会走上工作岗位,很大一部分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工程师,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个工程问题通常不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最优解,而是需要综合经济效益、公共效益、生活习惯乃至社会文化等等问题的解,大概,这正是一位工程师与常人所不同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