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基于设施端多源传感数据(视频、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采用5G通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建立了车辆运行精准感知与数字孪生系统,在车辆精准定位、障碍物识别、轨迹预测、协同计算、动态系统运行重构与展现、智能体仿真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实现了大规模车辆资源预约分配、路径规划与运行组织、主动安全与预测性控制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复杂混行场景下的运行效率与安全。研究成果已申请国际专利PCT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成路侧交通全息感知、车路协同通信网络及平行虚拟系统应用示范,支持洋山港-东海大桥-深水港物流园区自动驾驶集卡车路协同系统的规模化建设及应用。
基于海量多源异构的交通动态数据,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城市路网交通运行态势智能分析与预测系统,构建了快速路交通拥堵成因库,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快速路匝道控制与诱导协同方法,形成了“交通态势感知-拥堵成因分析-应用工程选址-管控方案制定-管控效果评估”一体化体系,实现了全网络全时段交通系统运行态势分析、大数据视角下城市路网交通运行规律再认知及多种协同控制方式综合应用和联动优化。系统在上海快速路进行应用示范,在示范区域实现通行能力提升17%,拥堵时长下降25%,拥堵时段用户行程时间降低15%,取得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基于海量的公交客流数据、车辆运行数据及互联网数据,采用数据挖掘和系统优化方法,在公交客流OD估计、多模式公交服务模式设计、现代有轨电车时刻表优化、主动信号优先、应急公交接驳调度等方向取得创新性成果,集成构建了智慧公交大数据应用系统,支持公交运行实时监测、网络公交舆情分析、公交客流时空规律解析、公交可达性分析、公交线网及时刻表优化、公交信号优先等功能。研究成果在上海西藏路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公交优先系统、上海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太原公交发展规划等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国际检索论文20余篇,有效提升公交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相关研究成果“基于全息感知的智慧公交车路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