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本科学指标库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最新统计数据,以智能交通新兴计算与感知研究课题组沈煜教授为第一作者,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赵锦华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JCR一区期刊,当年影响因子为3.693)的论文“Integrating 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A supply-side simulation of the first-mile service in Singapore”(2018年,113卷,p.125-136.)入选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 General)领域ESI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ESI Top 1%高被引论文是指发表于十年内某学科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在前1%以内的文章。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
近日,2018年度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按照《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经过公示,课题组题为“交通基础设施检测维护关键技术、算法和验证平台研究”的项目顺利立项。同期获批的共有27所高校的39个项目。其中,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均获批3项;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各获批2项;我校(同济大学)获批1项。附件为:教技司(2019)202号-教育部中移动基金.pdf
在日前召开的SAE 2019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会(SAE 2019 NEICV)中,课题组杜豫川教授受邀参与“芯-路-云”深度协同议题讨论,也就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落地途径贡献了自己的思考。 会议中,杜豫川教授以技术创新的视角畅想了未来的智慧公路。他回顾了汽车与公路的发展史,指出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当前公路的建设已经极大落后于汽车行业,道路交通领域需要迎头赶上、发力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建设。随着路侧智能的发展,自动驾驶将从“人开车”和“车开车”向“路开车”的技术路线演变。杜豫川教授分享了东海大桥货运走廊智慧高速项目的进展情况,随着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和项目的推进,东海大桥货运走廊将实现极短车头间距、极小纵向与横向控制误差、灵活响应组队与拆分请求的货车编队自动驾驶。 在智能网联分论坛“芯-路-云”板块的最后,嘉溢创投合伙人盛雷先生策划并主持了“芯-路-云,车路协同的产业落地途径”专家论坛,杜豫川教授同英伟达朱力先生、长城汽车张瀛博士、图森未来薛健聪先生、中移智行任大凯先生以及苏州工业园区交警大队智能交通负责人束云峰队长,就单车智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路径选择、车路协同落地障碍
3月20日下午,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了以“技术创新视角下的未来公路”为主题的交通科技大讲堂。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豫川教授主讲。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共有510余人现场和视频连线聆听讲座。 讲座聚焦未来交通发展方向,深入探讨了智慧高速公路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和可持续推进等问题。讲座首先回顾了车与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自动驾驶与智慧高速公路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全息感知、车路协同、数字孪生、5G通信4个维度深刻剖析了智慧高速公路的内涵。提出了“人开车”到“路开车”的车路协同发展理念,分析了5G通信技术特征及在智慧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数字孪生系统的技术特征和应用,描绘了未来交通智慧应用的美好场景。通过该大讲堂的学习,加深了对智慧高速公路内涵及应用技术的认识,将对全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转载自新浪财经。
2017-2018年度同济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已经圆满落下帷幕,课题组共有4名研究生获此殊荣。这四位学生简介如下:刘成龙:2014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路面检测、网络优化、机器视觉等;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发表SCI论文一篇,题为“Velocity Control Strategies to Improve Automated Vehicle Driving Comfort”;发表EI论文一篇,题为“Optimal Maintenance Scheduling for Minimizing the Network Fuel Consumption”;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题为“一种路侧事故监测和报警系统”;赴美国华盛顿参加交通运输年会(TRB会议),发表题为“Optimal Allocation of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and Manual Toll Collection Gates in Highway Networks”的学术论文;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2017-ITS World Congress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发表题为“Veloc
2018年9月19日-22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联合主办的2018杭州·云栖大会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驱动数字中国”为主题。课题组杜豫川教授应阿里巴巴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邀请参加了本次大会。 20号下午,达摩院AI Labs主办的机械革命·人工智能峰会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专场成功举行,该专场邀请了来自业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多位顶尖专家。 杜豫川教授在专场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未来智慧社区的交通模式——基于智慧基础设施的自动驾驶‘云中枢’”的演讲,从问题痛点、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实践探索和前景展望五个方面就自动驾驶场景下社区交通管理问题进行了讲解和阐述。杜豫川教授的精彩演讲得到了业内各方人士的一致好评。大会期间,杜豫川教授与AI Labs首席科学家王刚博士等专家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双方表示今后将在相关领域继续展开广泛深刻的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