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本科学指标库ESI(EssentialScience Indicators)的最新统计数据,以课题组杜豫川教授为第一作者,赵聪博士为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智能交通领域顶级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9.551)的论文“A novel spatio-temporal synchronization method of roadside asynchronous MMW radar-camera for sensor fusion”(2022年,23卷,11期,pp.22278-22289)入选工程(Engineering)领域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此热点论文表示在过去两年内发表,并且在2022年9月/10月期间,其被引频次已进入Engineering学术领域最优秀的 0.1% 之列。该研究是在道路交通系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针对路域海量多模态传感器(如高清相机、毫米波雷达等)智能建造和全生命周期运维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库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最新统计数据,以课题组赵聪博士为第一作者,杜豫川教授为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智能交通领域顶级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9.022)的论文“Macroscopic modeling and dynamic control of on-street cruising-for-parking of autonomous vehicles in a multi-region urban roadnetwork”(2021年,128卷)入选工程(Engineering)领域ESI全球TOP1.0%高被引论文和研究前沿核心论文。 论文聚焦城市“停车难”痛点问题,面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揭示了自动驾驶环境下路网静态停车与动态交通的交互影响规律,提出了中心化网联云调度的城市停车管理新范式。为实现区域供需动态平衡,减少停车巡游,论文提出
2022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发布《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并评选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课题组在道路领域的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上发表的论文“Pavement distress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YOLO network”入选202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该篇论文是国际上路面损伤人工智能识别模型方面最早的探索之一,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引用,对道路数字化应用技术领域有着前瞻性的推动作用。2020年,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本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是从2021年SCI收录的我国第一作者论文中选取的。遴选标准包括:• 论文的创新性(是否获得重大基金和项目支持)• 发表论
11月29日下午,同济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先锋”决赛在四平路校区举行,校团委负责人及各学院决赛评委教师出席了决赛。课题组成员李亦舜博士喜获第十六届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奖项。本届学术先锋自10月27日启动以来共经过学院初选、学院报送、学校复赛和学校决赛四个阶段,在报送的45名优秀研究生中,最终选出10位研究生“学术先锋”。图一 同济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先锋”奖杯 “学术先锋”评选活动已陪伴同济学子走过了十六年。该活动的初衷是为发扬我校研究生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的学术精神,展示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加强学术创新、瞄准前沿领域、服务社会发展,助力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如今“学术先锋”已不仅仅是一个荣誉和称号,更承载了广大同济研究生的责任与梦想。“学术先锋”们也必将作为广大研究生的榜样,引领广大研究生们奋力攀登学术高峰,矢志谱写时代华章。图二 “学术先锋”决赛答辩现场李亦舜同学为课题组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杜豫川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基础设施多维度数字化感知,博士期间针对“路面服役性能多维度解析”的科学问题以及“广域道路低成
11月29日下午,同济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先锋”决赛在四平路校区举行,校团委负责人及各学院决赛评委教师出席了决赛。课题组成员李亦舜博士喜获第十六届同济大学研究生“学术先锋”奖项。本届学术先锋自10月27日启动以来共经过学院初选、学院报送、学校复赛和学校决赛四个阶段,在报送的45名优秀研究生中,最终选出10位研究生“学术先锋”。图一 同济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先锋”奖杯 “学术先锋”评选活动已陪伴同济学子走过了十六年。该活动的初衷是为发扬我校研究生严谨求实、奋发进取的学术精神,展示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加强学术创新、瞄准前沿领域、服务社会发展,助力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如今“学术先锋”已不仅仅是一个荣誉和称号,更承载了广大同济研究生的责任与梦想。“学术先锋”们也必将作为广大研究生的榜样,引领广大研究生们奋力攀登学术高峰,矢志谱写时代华章。图二 “学术先锋”决赛答辩现场李亦舜同学为课题组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杜豫川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基础设施多维度数字化感知,博士期间针对“路面服役性能多维度解析”的科学问题以及“广域道路低成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被托举人遴选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管理细则(修订)》《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要求,中国公路学会在公路交通行业内开展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遴选工作,课题组赵聪博士以复评第一的身份顺利入选中国科协资助名额。“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由中国科协于2015年10月立项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择优支持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或学会联合体具体实施。该项目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连续三年资助,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成长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遴选机制、培养模式、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 赵聪,现为同济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于我院智能交通新兴计算与感知研究组从事车路协同智能感知与决策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赵聪博士围绕城市停车、高速公路等复杂场景数字感知与运行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路侧多传感器融合的全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