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邀请剑桥大学Ioannis Brilakis教授访问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并进行题目为“AI-based Digital Twinn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的主题讲座,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具体讲座时间如下:时间:2024年3月15日(星期五)14:30pm~16:00pm地点: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通达馆103报告厅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The research team invite Professor Ioannis Brilaki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to visit the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t Tongji University and give a Distinguished Talk titled AI-based Digital Twinning the Built Environment. Welcome everyone to participate! Details of the talk are as
2023年10月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John P.A.Ioannidis教授团队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全国共有140位入选Transportation领域的尖端科学家入选。课题组杜豫川教授成功入选!该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A. Ioannidis教授团队联合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爱思唯尔发布,基于全球约一千万科学家的论文引用数、h指数(全称“H-index”,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合著者调整的hm指数、单独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数等综合参数,反映科学家的产出量和学术影响力,收录了来自22个学科领域、176个子学科领域全球排名2%的科学家。此次交通领域的入选者榜单,同济大学共有10位优秀学者上榜,表现优异。 思行合一,交融成艺;刻苦省身,执着进取。杜豫川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交通全息感知与智能计算技术研究,对科学道路的探索和对工程实践的沉淀从未停止。此次能入选交通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不仅是对杜豫川教授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多年来在交通全息感知与智能计算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库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最新统计数据,以同济大学智能交通新兴计算与感知研究课题组刘成龙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杜豫川教授为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交通运输领域顶级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9.022)的论文“Large-scale pavement roughness measurements with vehiclecrowdsourced data us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2021年,125卷)入选工程(Engineering)领域ESI全球高被引论文、ESI热点论文。ESI高被引论文是指同年度同学科领域中被引频次排名前1.0%以内的文章;ESI热点论文是同一ESI学科论文在当前更新周期的两个月内,新增的被引次数排在前0.1%的论文。 该研究面向大规模路网平整度快速检测难题,利用车辆众筹数据分布范围广、更新频率高、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库ESI(EssentialScience Indicators)的最新统计数据,以课题组杜豫川教授为第一作者,赵聪博士为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智能交通领域顶级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9.551)的论文“A novel spatio-temporal synchronization method of roadside asynchronous MMW radar-camera for sensor fusion”(2022年,23卷,11期,pp.22278-22289)入选工程(Engineering)领域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此热点论文表示在过去两年内发表,并且在2022年9月/10月期间,其被引频次已进入Engineering学术领域最优秀的 0.1% 之列。该研究是在道路交通系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针对路域海量多模态传感器(如高清相机、毫米波雷达等)智能建造和全生命周期运维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库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最新统计数据,以课题组赵聪博士为第一作者,杜豫川教授为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在智能交通领域顶级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9.022)的论文“Macroscopic modeling and dynamic control of on-street cruising-for-parking of autonomous vehicles in a multi-region urban roadnetwork”(2021年,128卷)入选工程(Engineering)领域ESI全球TOP1.0%高被引论文和研究前沿核心论文。 论文聚焦城市“停车难”痛点问题,面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揭示了自动驾驶环境下路网静态停车与动态交通的交互影响规律,提出了中心化网联云调度的城市停车管理新范式。为实现区域供需动态平衡,减少停车巡游,论文提出
2022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发布《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并评选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课题组在道路领域的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上发表的论文“Pavement distress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YOLO network”入选202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该篇论文是国际上路面损伤人工智能识别模型方面最早的探索之一,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引用,对道路数字化应用技术领域有着前瞻性的推动作用。2020年,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本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是从2021年SCI收录的我国第一作者论文中选取的。遴选标准包括:• 论文的创新性(是否获得重大基金和项目支持)• 发表论